第二四七章 贸易促进和公共财政(2/3)
进行下一步的协商。荷兰人,或者说是尼德兰人是17世纪欧洲最具进取心的商人。虽然他们确实是能干的农民和有技能的制造业工作者,但他们的成功并不来自农业和工业生产方面的优势。
尼德兰人扮演着中间商的角色,他们贩买、贩卖和运输他人的商品。他们从亚洲购买大量的香料、茶叶、瓷器和生丝,从美洲购买白糖、烟草和皮货。他们还从欧洲北部购买更大批量的木材、粮食、牛群和铜,从欧洲南部购买羊毛、红酒、白银。然后利用他们充足的商船船队,将所有的货物运到阿姆斯特丹,以及其他尼德兰城镇,然后把它们卖给汇聚在那里的、来自欧洲各地的买家。
作为中间商,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通过将进口的原材料变成商品,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尼德兰的商业资本开始迅速崛起和发展。若是按照这一条路径持续走下去,尼德兰的商业资本或许就会发展成汹涌的工业资本,进而打造一个英国式的工业制造大国。
但进取心太强烈的尼德兰人,却创新式的发展了金融业和证券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的银行和证券交易所,获得赚快钱的方法。迅速发展的银行业为荷兰带来了丰富利润,大量向外国发放贷款导致荷兰本国的资本流失严重,荷兰向其他国家的借贷行为其实是在帮助别人发展经济。不仅如此,由于还款能力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中,荷兰只能和它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便收回贷款的利息和本金。在贸易和殖民问题上,各个国家产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荷兰为了保证银行业的利益,不断向其他国家让步,这最终导致经济领域不断萎缩,也使得其在对外贸易和银行活动中丧失了主动性。
齐国抛出的结算体系,并不想从中获得什么额外的衍生利益,而是想通过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贸易结算承兑体系,加速国内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和扶持国内海外贸易的拓展。在整个南洋地区和印度洋地区,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最为广泛的商业网络,也建立了无数的商站据点。若是能通过彼此共同建立的结算体系,将齐国的商业触角附生于其中,那必然也会间接扩大本国的贸易渠道。
9月20日,齐国成立了一家被命名为汉洲进出口商业银行的钱庄,专事为海外贸易商社和民间商人作保,开具贸易承兑汇票和进出口结算票据,并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于巴达维亚设立的尼德兰进出口结算银行达成一揽子协议,互相承认双方开具的各类承兑、结算票据,然后每年年底进行一次总清算。
与汉洲进出口商业银行同时成立的,还有一家被命名为汉洲保险公司的商社,为所有出海贸易的商船承担意外保险业务。它将对于商船的海难事故,包括船舶破损、搁浅、火灾或沉没造成的损失或伤害事故,以及其他责任方面,如海盗、抛弃、捕捉、报复、突袭等所带来的船舶及货物的损失,在查实后,将进行酌情赔付。如此,将海上贸易的风险损失从个人分摊到许多人的身上。
对于汉洲进出口商业银行和汉洲保险公司,齐国民众尚未感觉这两家机构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会有多大,但在九月初,对内阁户部新增的财产税和消费税,却保持了高度的警觉。
自古以来,加税增赋,向来为国家苛重扰民的最直接表现。远的不说,就万历、崇祯年间加派的“辽饷”、“剿饷”、“练饷”,以及额外加征关税、盐课来等,使得大明境内的流民越剿越多,如野草一般,席卷北方,最终将煌煌大明击垮,便宜了清虏轻松杀入关内。
想我大齐王国,自建立以来,一向以爱惜百姓,体恤民力为重,各种惠民政策和福利不断,让数十万民众皆认为这个时期,乃王朝大兴、国势日升的最好时代。
怎么,官府突然要向民间开始加税增赋了吗?
汉洲本土及海外领地官员不断地向辖下百姓宣导,政府增加的财产税主要是向富裕阶层征收,并将此部分税款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最终会转移到更多的普通百姓家庭当中。为此,百姓无需担心太多。
而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