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为什么古代盛世总会发生农民起义?(1/4)
【为什么古代盛世总会发生农民起义?】......
......
[历史上有一个极其相悖的现象,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越是古代的盛世,农民起义的爆发却越多。]
[可盛世中皇帝明明一直在推崇轻徭薄赋,为什么那些农民还会造反呢?]
[这所谓的盛世,究竟是谁的盛世呢?]
......
[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如今你所生活的时代,就是一个传说中的太平盛世。]
[边疆稳定,四海升平,太仓里的粮食陈陈相因,以致腐败而不可食。]
[府库里的银子堆积如山,以致穿钱的麻绳腐烂而不可用。]
[而作为农民的你,也确实过上了像狗一样的生活。]
[睡的比狗晚,吃的比狗差,饿的比狗还瘦。]
[除了忙活家里的那几亩薄田,你还要服徭役,修桥找你,补路找你,砌城墙还找你。]
[每年还要额外再拿出两个月到县衙里义务当差。]
[如此辛辛苦苦一整年,也不过是保证不饿死。]
[盛世对你的意义,就是活着,仅仅是活着。]
......
[当然了,作为盛世,总归要有一个轻徭薄赋的政策,以示皇恩浩荡,爱民如子。]
[皇帝御笔一挥,将原来的十五税一降为了三十税一,人头税也从120钱降到了40钱,实在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啊。]
[但是,这样就能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了吗?]
[太天真了,因为县太爷根本不会按照这个税率去收,反而除了正税之外,还发明了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
[进城要交税,出城要交税、卖粮要交税、榨油也要交税,买炭买药更要交税。]
[反正自古皇权不下县,只要完成了朝廷的kpi,又能保证百姓安安稳稳不造反,谁管你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能把鹅毛拔秃了还不让鹅叫唤,那是你的本事,加官进爵换纱帽。]
[反之,拔一根鹅毛就惊动了整个鹅群,那是你本事不行,拉出去砍头,换个能干的再来。]
[因此,轻徭薄赋的政策已经推出了十几年,你们却从来没有享受到过,甚至都没有多少人知道。]
[而知道这个政策的李地主、王富豪、黄老爷们,早就买通了县太爷,把所有优惠名额全都瓜分完了。]
[县太爷富了,李地主、王富豪、黄老爷们也都富了。]
[而你就像大树底下的小草,春雨下的再猛烈,也不会漏到你这里半滴。]
[盛世再繁荣,你也依旧在贫困和饥饿的边缘拼命挣扎。]
......
[这一年,家乡闹了水灾,不算严重,但没有一点存粮的你,不得不向黄老爷借了几斗米,才勉强熬过冬天。]
[可丰收之年,你都只是勉强填饱肚子,没有任何余粮,如今借了高利贷,来年拿什么还呢?
[你只能不断的借新还旧,然后欠下更多的利息。]
[三斗变五斗,五斗变八斗,八斗变一石,一石又变成沉重的负担,压的你根本就翻不了身。]
[黄老爷摇着折扇,贪婪的说:“还不上就拿田来抵吧!乡里乡亲的,我算你三成地租好了!”]
[三成,他怎么不去抢?]
[你一口回绝,转身咬紧牙关,把锄头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