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明朝降军,为什么对同胞那么残忍?(4/4)
他们的人中多对明朝鄙夷,而满清皇室又多自豪。
对他们来说,“我大清得天下,本就是理所应当,天命所归,民心所向。”
虽然天幕对他们多批评,但那又如何?
现在,反过来了。
......
然而,明朝的诸多时空,那些百姓倒是无所谓,皇帝们反而是一个个阴沉着脸。
能过当皇帝的,绝对不是傻子,纵然是被忽悠了,天幕都半年了,也该反应过来了。
不过,他们对这些的看法,大部分还是对江山社稷,至于百姓,依旧是不入眼。
倒是朱元璋愤怒无比。
“砰!”
朱元璋怒而拍案,“这天下的贪官污吏,都该杀了,拨皮充草都便宜他们了。”
这一幕,让他想起了自己,想起了父母家人。
他恨的牙痒痒。
对此,洪武朝的官员,一个个战战兢兢。
尼玛,这事情又不是他们做的,怎么感觉刀子要落在他们头上。
同样,此时属于明朝开国之初,武将跋扈之时,所以看着军队竟然被区区文官呵斥辱骂,一个个也是暴怒无比。
“直娘贼,这些文官都没一个好东西。”
......
然而,在明中后期,那些士绅官员的脸色并不好看。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将领贪墨军饷,官员贪污,自有朝廷决断,也不是这些人随意杀戮上官,投降鞑子的理由。”
“这叫什么孔有德的,自己父母都是死在鞑子手里,不思为父报仇,反而投降鞑子,认贼作父,助纣为虐。”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我等士子,世受皇恩,绝不可能投降。”
不仅如此,诸多官员也非常不忿。
“若是贼兵兵临城下,我等官员,必以死殉国,岂能学这王尚书?”
“说不得,这就是鞑子故意编排的,都没有王尚书这个人。”
“正是此理。”
“我东林党,各个两袖清风,为国为民,天幕之前定然是在诬陷我们。”
纵然之前天幕如何说他们,他们坚决不能认。
有证据吗?
没有证据,都是污蔑。
......
然而,紫禁城中,崇祯的脸色阴沉的可怕。
因为,到现在为止,都过去了几个月了,他还没将事情做好。
这东林党,这朝廷的党争,问题实在是太严重了。
不仅如此,抄了几个贪官的家,竟然没有抄出多少银子。
他都有些怀疑,天幕说的是不是真的了。
............
【两袖清风的东林党,为什么反而危害国家?】
......
......